2016年12月9日,合肥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動員大會在市政務中心小會堂召開。會上要求各級各部門擔負“合肥責任”,付諸“合肥行動”,交出“合肥答卷”,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對于打造“食安合肥”,合肥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表示,這是一件創建為民的“大好事”,他們為保衛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出了很多建議。
聲音1
基層監管可探索服務外包合肥已建基層食藥監管所快檢室34個
“合肥在食品安全保障的財政投入上已經大幅增加。”合肥市政協委員顏海保介紹,以2015年為例,合肥市累計投入食品安全保障2.23億元。
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從合肥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2016年合肥在食品安全保障上的財政投入總數尚未出爐,但肯定“比2015年高”。
顏海保表示,合肥各縣(市)區累計招錄專業技術人員超百人;瑤海區、蜀山區、新站高新區在每個鄉鎮(街道、社區)配備了1名食品安全宣傳員,設立了基層食品安全辦專職人員。
此外,還建設了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快檢室34個、農貿市場快檢室70個。已配置和正在配置蔬菜農殘快速檢測系統80個、畜產品獸殘快速檢測系統30個、水產品獸殘快速檢測系統20個,合肥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趨好。
與此同時,顏海保也表示問題同樣不容忽視,主要集中在“基層監管隊伍參差不齊”、“基層技術設備配置不足”和“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落實不夠”等。
顏海保還觀察到,在日常監管過程中,食品安全監管執法人員仍然主要依靠傳統的監督檢查方法和經驗開展工作,不能充分利用快檢設備對可疑食品進行快速篩查。
“可以探索服務外包機制,彌補人手編制不足、裝備不足。”顏海保還建議,合肥可以學習武漢等先發地區經驗,在條件較好縣(市)區的大型超市、農貿市場,建立全覆蓋的食品追溯系統和信息共享機制,實現食品從源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
“建議合肥及時處理消費者投訴,定期曝光發布違法企業和個人‘黑名單’,促使硬件條件差、安全隱患多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及時自覺自查自糾。”顏海保稱,此外還應堅持市場需求導向,突出發展現代生態農林牧漁業,保障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吃得健康,保證“舌尖上的安全”。
聲音2
啟動農產品“身份證”行動計劃
合肥市政協常委、市民革副主委涂敏在調研中發現,近年來合肥市相關部門、市縣和企業都在農產品溯源方面邁出了步伐,但總體來說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市民認知程度不高。
“目前缺乏一個覆蓋多種農產品、供企業使用的安全追溯系統。部分軟件還不能兼容。”涂敏還感覺到,消費者對農產品安全追溯意識不強。
涂敏建議,啟動農產品“身份證”行動計劃,推進合肥農產品安全溯源體系建設,打造農產品“身份”名片。
如何建立全市統一的追溯體系?涂敏認為,統一追溯軟件、追溯標識,統一數據庫和信息查詢系統很有必要,還要加大監管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實現肉菜從“田間種植養殖-倉儲物流-餐桌”的全產業鏈追溯體系,對產業鏈全過程進行系統管理和關鍵環節有效控制,是實現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另外,政府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農業+互聯網也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如果將農產品安全溯源和農村電商融合起來,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可溯源農產品,將大大提升農產品的品質。
聲音3食品安全失信行為應納入征信管理
巧克力是“紅燈”食品,嚴格限制;堅果是“黃燈”食品,控制攝入;綠葉菜是“綠燈”食物,少油烹調可以不限量……“寶媽”們對于這份兒童“紅綠燈”食物榜可能并不陌生,合肥市政協委員張宇鋼也在網上見過類似的餐單,覺得對健康警示很有幫助。他建議,將這種“紅綠燈”模式形成機制,應用在食品安全監管中,形成一種長效機制。
“可以建立一個合肥食品安全監管中的風險分析體系,定期聯系相關專家,有計劃地對市場上的所有食品安全危害因素進行科學評估,并根據其風險水平提出干預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張宇鋼表示,這個結果應該陽光化、透明化,及時向社會發布食品安全信息,收集社會意見,提高企業和消費者的食品安全衛生意識和認知。
在此基礎上,張宇鋼還建議,劃定重點食品、重點對象范圍,加強監管和抽查。重點食品包括:乳制品、肉制品、嬰幼兒食品、生食水產品、食用植物油、糧食及其制品、酒類、飲料和保健食品等;重點對象包括:超市商場、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冷加工甜點制售單位以及各類食堂,尤其是學校食堂、老人用餐點等。“肉制品、蔬菜、水果、水產品、乳制品等食品,要開展農藥、獸藥殘留和非法添加檢查,進行全覆蓋抽檢。”張宇鋼說道。
根據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因食品安全犯罪,在接受刑法的同時,還對其餐飲從業資格做了更嚴格的限定。張宇鋼建議,還可以對有關企業和責任人的信用進行懲戒。
“對于食品安全嚴重違法失信行為,應當將有關企業和責任人列入‘黑名單’,定期將相關信息報送給信用征信管理部門,實現多個部門信息共享,形成聯合懲戒。讓他們和‘老賴’一樣,公布于眾,無處躲藏。”張宇鋼說道。同時,他還建議,建立、健全打擊食品安全犯罪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加強危害食品安全等違法犯罪案件中的涉案物品處置工作。
對于行政執法部門,張宇鋼認為,應當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的從嚴管理,對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履職情況進行監督,對“不作為”、“亂作為”要一追到底。并建立長效考核機制,從加強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落實與綜合協調、加強各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和食品安全水平情況等方面,每年對縣(市、區)食品安全工作開展績效考核。
聲音4家門口設點可追溯肉菜流通體系
對于“食品安全”這個熱點話題,合肥市政協委員孫森一直很關注。
2015年合肥市“兩會”期間,他提交了一份“加強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提案,備受關注。去年,合肥市政協“關于推進合肥市場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建議”提案督辦會上,孫森被邀請到現場,與相關部門負責人“面對面”,深入探討。昨天,再一次與記者交流“食品安全”的話題,孫森說,他還想和肉菜流通追溯體系“較較勁”。
“經過這一年多能明顯看到,合肥市場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已經初具規模。”根據孫森在提案督辦會上所了解的情況,合肥肉類蔬菜批發已經實現全品種覆蓋、全自助交易、全自動追溯,部分肉菜批發市場、屠宰場、菜市場、超市、團體消費單位和配送中心等,都已經建成并運行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不過,孫森覺得這依然不夠,還有許多亟待“升級”的地方。
“隨著合肥城不斷‘長大’,新建小區越來越多,這一年又增加不少新的超市、菜市場以及各種售賣點。追溯體系也應該是可持續發展的,覆蓋面要隨之擴大,將這些新小區、新售賣點全覆蓋,最好能做到每個社區的菜市場,甚至是每個小區里都配備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孫森表示。推廣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協調難度大等一系列問題,對此,孫森建議政府“牽頭”,組織各部門對于相關環節進一步實現規范化、制度化,“可以制定一個管理辦法,全面評估并提出追溯體系建設整體方案,建立長效追溯體系長效運行和維護機制。”
孫森也注意到,在很多售賣點,追溯體系僅僅是個擺設,很多市民都沒有主動查詢的意識。對此,他認為,應當強化宣傳,通過主題宣傳和活動的方式,讓老百姓習慣買了肉、菜都去查一查。
聲音5規范豆制品市場準入標準
古語云:“一日可不食肉,但一日不可不食豆。”相信很多市民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豆制品,尤其是愛美的女性,豆制品是少數能放開大吃的食物之一。合肥市政協委員張華慶關注到了豆制品安全問題,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據張華慶所了解,目前,上海、蘇州、北京等地,已經把豆制品列入菜籃子主要工程,他建議,“規范豆制品行業,實施豆制品市場準入制度。”
張華慶認為,像周谷堆這樣的“菜籃子”,應該建立豆制品市場準入制,為老百姓提供安全放心的豆制品。“制作督查標識,其中要說明豆制品原材料成分、類型,比如是轉基因還是非轉基因等。低于成本價產品必須張貼這個標識,其他產品,不管是批發還是零售,也建議在外包裝上注明督查標識。”
“從事豆制品生產加工的單位,須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SC)、工商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豆制品生產企業通過標準驗收和食品安全(QS)標志,方可獲得市場準入資格。”張華慶建議,加大力度打擊不具備生產條件的豆制品加工小作坊,對于已取得生產資質但不能持續滿足準入條件、不能保證質量安全和整改后仍不達標的,一定要堅決撤銷許可。這樣才能形成能進能出的生產許可與退出機制。
聲音6
設置電子顯示屏、明檔玻璃,讓后廚全程“現場直播”
合肥市人大代表忽偉平非常關注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對于合肥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打造“食安合肥”,他感到令人振奮。
忽偉平建議,設置電子眼把控餐館后廚,通過設置電子顯示屏、明檔玻璃,讓后廚全程“現場直播”,接受消費者監督。
實現快速檢驗常態化
忽偉平建議,政府部門要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目標考核,盡快啟動實施食品安全預警機制,建立身份可查、信息可溯、風險可控、問題可追的全程安全追溯體系。
“合肥市應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通報、隱患排查報告和處置機制。”忽偉平建議,要定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快速推進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建設,建設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快檢室、農貿市場快檢室。盡快在每個鄉鎮配備蔬菜農殘快速檢測系統、畜產品獸殘快速檢測系統、水產品獸殘快速檢測系統,使快速檢驗常態化。
另外,他還建議對蔬菜、畜禽肉類、水產品等涉及重大民生的品種實施每月抽檢,對較高風險的食品實施每季度抽檢。
后廚全程“現場直播”
在餐飲行業,廚房安全備受老百姓關注,然而,因廚房的特殊性,一般不讓外人進入。忽偉平建議,可以通過設置電子眼把控餐館后廚,通過設置電子顯示屏、明檔玻璃,讓后廚全程“現場直播”,接受消費者監督。
忽偉平說,如果餐館迎門的墻上都掛上視頻顯示器,配備視頻監視器,在廚房操作間安裝多個攝像頭,那么,這些攝像頭就會緊盯廚師的每個工作細節,清洗、配菜、烹調全都在顧客的監督之中。
另外,忽偉平還建議,在大型餐飲企業和學校食堂建立“互聯網”+“食藥”電子監管平臺,盡快實現電子在線實時監控。
餐廚廢棄物要管起來
目前,合肥市餐廚垃圾處理廠已投入運行,將收運上來的餐廚垃圾處理成有機肥料。忽偉平關注到餐廚廢棄物的處理,她注意到,雖然合肥多數小區都設立了分類垃圾箱。但回收后又合到一起進行運輸,亟需分類處理系統化、常規化。
忽偉平說,要建立餐廚廢棄物集中收運處置體系,餐廚廢棄物處置量定期向社會公示,嚴厲打擊非法收運處理餐廚廢棄物、非法制售“地溝油”等行為,嚴防“地溝油”回流餐桌。
此外,忽偉平建議,完善舉報獎勵制度,加大宣傳市級“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中心,廣辟監管信息來源,增強監管工作的有效性。